找到相关内容133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佛法简易解

    所得一切诸法,通达无碍,一切智见,离一切过恶,得一切功德,法王法主,而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如来应等正觉正狮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唐朝窥基法师所著〈瑜伽师地论略纂〉...

    月溪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51988617.html
  • 阿育王传(1-4卷)

    斩辟支佛故。堕地狱中。无量亿劫受大苦恼。乃至得道。犹为此鬼之所斩杀。比丘问言。复以何因缘生贵族成阿罗汉。答言。过去久远迦叶佛时供养众僧。以此福报得生贵族。又于尔时信心出家。一万岁中修行梵行。由是善因今成...

    安法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75088684.html
  • 法华经演义科

    。忽觉快畅。罪庆交怀。嗟乎。实自愧矣。毫无梵行。敢希圣应。良繇愍(和)劣智。大事难成。故垂慈冥被。始可克终。此实直言。并非妄语。所以十住断结经云。上方安寂世界。妙识如来。随众生根。权现吉祥睡相。众生效...

    广和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15788939.html
  • 研律指南──印顺法师对《律藏》集成的探究

    经分别>的探究中,窥见佛陀制立“学处”与“说波罗提木叉”的真正意义是:一大理想(梵行久住、正法久住)与十种利益。此中“十事利益”是一切部派所共有公认的;而“究极理想”存于“十事利益”终了,这在部派三...

    清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43889830.html
  • 论师的圣果观(上)

    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圣者,何以“犹受故业”?何以“亦有缘起支随阿罗汉转”?还要“增长福业”(大正49.16中)?本节将一一讨论。   第六节,齐顶阿罗汉。齐顶阿罗汉,是...2.53下)   由《杂阿含》的经文,可知阿罗汉[比丘]已断尽一切烦恼,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既然如此,何以部派中仍为其有退、无退而诤论不息呢...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489880.html
  •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大毗婆沙论》卷172:“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勇猛者,谓不见当果而能修诸苦行。忆念者,谓能忆念久时所作,所说等事分明了了。梵行者,谓能初种顺解脱分、顺决择分等殊胜善根...

    厚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789888.html
  •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

    则受不合不受,以是义故,应有梵行解脱涅NEF23。当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属。”⑩佛教因果学说不仅透彻地阐明了依照佛法智慧修集圣道梵行可以转消恶业果报之理,而且慈 悲地设计了转业消障的具体方法─...

    任宜敏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8453990567.html
  • 三论破神思想探讨

    )。   [15]、若万物都由自在天所作,则修梵行无好处,做坏事无恶报,破坏因果法则(梵行无益破)。   [16]、若自在天因“福业因缘”而成就,则其它众生也应可成为、乃至超越自在天,则不合自在天...

    觉灯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3891595.html
  •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

    不少苦头。然老法师不改初衷,渡过时代的惊涛骇浪,安忍人事间的种种折磨与考验,依法而修,一如僧人坚守梵行,不愿随俗结婚生子。从事雕刻金石,一刀一琢,慢工出细活,全神贯注中,倒也磨出了心念专一的功夫。而看...

    化来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54092324.html
  • 解脱大乘天论—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

    复出家,不修禅定:他平时已经在定中了,已经没有必要再去作秀。(注意,不可盲目模仿。就像济公大士说自己“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有的人就当做不修梵行的挡箭牌。)   不断烦恼,弥勒没有按照僧团中的一般...

    王惕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2293684.html